2018年11月4日,上午8点我来到衡阳日报找我1998年在南昌全国晚报总编辑年会上,相识的原《衡阳晚报》总编辑甘建华,原来他2004年己经辞职下海了,去干文化传播及装修公司。
报社人告诉我他的电话(手机号),联系上后,不巧他人远在青海省的海西州的冷湖镇。他说关于陈文龙诗稿之事,他不了解,可能帮助咨询一下,然后告诉我。这个甘建华挺神通,他生于衡阳茅洞桥,后随父亲到青海石油西部职工学校,考入青海大学地理系,毕业到青海石油局教育处,《青海石油报》任记者、副刋编辑,后又到冷湖镇电视台,任编辑。1992年调回《衡阳日报》,创办《衡阳晚报》任总编辑,2000年又创办《衡阳日报》特刊。2004年正火之时,下海了,辞职了。
离开《衡阳日报》,我来到位于西湖公园之南明翰路28号的衡阳博物馆。
【资料图】
据介绍衡阳博物馆成立于1973年,其前身为衡阳市展览馆。1992年在西湖公园对面,树木茂盛,环境优美的地方建设新博物馆。馆舍分为办公楼种展览厅,办公大楼为六层砖混结构,展览馆大厅为二层四合院砖混结构,建筑具有典型的湘南民居建筑特色,琉璃碧瓦,封风山墙,古朴而典雅。
衡阳博物面积不大,只有七个不大展厅。现有馆藏文物2万余件,其中有一件商周青钢器中的国宝级文物,春秋时期动物纹提梁卣和觥形青铜牛尊。其中一级文物66件,二级文物182件,三级文物2045件。
现在的陈列展览有《馆藏青铜器》、《馆藏陶瓷珍品》、《馆藏工艺杂项》、《湖南名人书画、《湘江文化》等5个展览。
踏入一楼是展览陶瓷部分和书画部分。
陶瓷部分有文物300余件,从产地窑口来分,有哥窑、龙泉窑、磁州窑、建窑、长沙窑、衡山窑、衡阳窑。从工艺上分,有轮制、堆塑、贴花、刻划、模印和釉色等。工艺杂项部分包罗万象,种类繁多,有石器、漆器、骨器、竹木雕刻以及各类金属器,既有名人名家使用的文房四宝,又有普通百姓的生活用品。馆展陶瓷器主要展衡阳市蒋家祠窑和衡山窑的产品,产品的造型和质量让人叹为观止。
书画展品,荟萃明清以来的名家作品,有400多幅,珍贵的有百余件,艺术作品5组18件。其中有画坛翘楚肖云楚的《南岳七十二峰图》长卷,有书坛巨擘曾熙的《四体书法》集屏等,给人一种高雅的享受。
进入二楼,是青铜器展厅,有商周至明清时期各类文物100余件。我从头仔细观看,包括礼器、兵器、量器以及古人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各类生活器具,如国家一级文物越式鼎、楚式青铜剑,动物纹青铜提梁卣,国宝级觥形青铜牛尊,工艺精湛,美轮美奂。
衡阳博物馆的精品文物,是研究和了解衡阳先民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的生动教材,也是研究当时衡阳处于整越两大文化相互生存和融合的最好的实物资料。
Copyright 2015-2022 北方创新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1034106号-50 联系邮箱: 55 16 53 8@qq.com